close




日本的狗狗訓練方法大部分和台灣一樣都是吸收美國的知識而來。之前在動物專門學校就讀時,「犬しつけ」(狗狗教養)的老師就是到美國取過經。在日本比較有名的狗狗教養老師也都是去美國唸過相關課程。動物專門學校畢業之前,曾考慮去美國念這方面課程,不過想歸想,也懶了...沒去美國取經,寫一下在日本學到的知識。



狗狗原本就是「膽小」的動物。因為膽小,所以擁有群居生活、依賴老大的特性。狗主人如果不是狗狗心目中可以依賴的老大時,遇到不安時,會有以下情況發生:
1. 用吠叫來威嚇令狗狗不安的人事物

2. 先發制人,攻擊對方來表示自己比較強

3. 逃跑

4. 僵住,不敢動

對於狗狗,人類社會充滿了許多不安和恐懼的人、事、物。從小時候開始社會化訓練,克服及預防不拿手的東西。

社會化適應期為3週齡~12、13週齡這段期間。盡可能去接觸不同類型的人類、狗狗,聽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。可是不管狗狗幾歲,很多事物對狗狗而言都是第一次,所以狗狗一輩子都需要社會化訓練。

★習慣人。不管男女、小孩或是老人,讓狗狗接觸各種不同的人。狗主人可以在和狗狗玩耍時,打扮奇裝異服,然後若無其事和狗狗玩。有些狗狗小時候每次到動物醫院,看見穿白衣的人就會痛一下(量體溫或是被打針),所以長大後看見穿白衣的醫生,不是生氣就是發抖。所以很多日本的獸醫都不穿白衣看診了,呵呵(因為討狗厭嘛~)

習慣日常生活的聲音。可以將生活中的聲音,比方說,風的聲音、打雷的聲音、門鈴聲、電話響鈴聲、車子的引擎聲、救護車、小孩的哭聲、煙火的聲音...等錄下來,在和狗狗玩的時候,先小聲播放,然後漸漸將音量放大。將這些聲音和狗狗玩的快樂做好的連結。

★習慣其他狗狗。以前的知識是覺得需要打完2~3次的預防針後才可以去接觸其他的狗狗。是安全沒錯,卻失去社會化最佳時機。9週~12週大,至少打過一次預防針的小狗狗可以去參加幼幼訓練班。狗狗透過玩耍去學習狗狗之間的溝通方式。出去散步時,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,盡可能讓狗狗去接觸不同類型、大小的狗狗。

社會化訓練太多也太細,要依照狗狗的個性去訓練。訓練方法大致有下列幾項:
1. 習慣化。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反覆刺激,讓狗狗習慣。比方戴項圈、穿衣服,沒有反抗時,都要給予大大讚美。

2. 系統地脫感作法。從比較小的刺激開始,漸漸加強刺激的程度。比方說聲音,先從微弱的音量開始。害怕的事物,可以先遠遠看,再拉近距離。害怕搭車,也可使用此方法訓練。先遠遠看車→再漸漸接近車子→抱狗狗看車內→讓狗坐在車內,但不要關車門→關上車門,讓狗狗坐在車內一陣子→開引擎,但不要開車→開車,近距離→漸漸拉長車程→坐車成功YA!(每成功一階段,都要給狗狗大大的鼓勵和讚美。不成功時,不要責罵,慢慢來。)

3. 逆条件付け(Counter Conditioning)。才疏學淺,中文不知怎麼翻(^^"")意思是狗狗在做討厭的事情時,不是給予恐懼、不安的刺激去習慣,而是給予快樂的印象。比方說,吃藥練習時,張開狗狗的嘴,十次有九次都是餵狗狗吃好吃的,只有一次是藥。狗狗雖然討厭吃藥,但是會聯想到可能會有好吃的零食可以吃,所以願意張開嘴吃。《經心理學大師指點,補充一下:這中文翻成「反制約作用」,將平常刺激敏感度減低,原來學得的恐懼反應變成平常反應,也是系統脫感法之一。這是行為學派觀察狗狗所得來的理論,再運用於人的身上。呵呵,真有趣。》

4. 行動變換法。狗狗要做出令人困擾的行動之前,改變狗狗的行為。比方說,門鈴響時,狗狗就汪汪叫,此時可以下指令叫狗狗進籠子或是下指令讓狗狗坐下、等一下。狗狗飛撲行為,也可利用此方法。

5. 消去法。狗狗一旦記得的行為,狗主人不要做出狗狗期待的反應,漸漸消去狗狗因為期待狗主人反應的行為。比方說,一個人看家時的惡作劇撒尿行為。很多狗狗都期待著狗主人一回家看見自己亂尿尿,發出「阿~阿~」或是提高聲調叫自己的名字。回家後看見小狗惡作劇亂尿尿,最好的方法是,當作沒看見,沒有任何反應。幾次之後,狗狗因為得不到期待的反應,漸漸會停止這項行為。

《圖:奶茶四個月大,第一次到大佳河濱公園玩。奶茶很喜歡去草地玩、很喜歡坐車,我想跟小時候的經驗非常有關係。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nchan10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